10月26日,保定理工学院办学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共同探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作出批示。
闫继红批示指出,值此学院建校2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祝贺。建校20载,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在新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广大毕业生投身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产业等产业领域,成为驱动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为保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向新征程,希望学校秉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持续提升育人水平和综合能力,深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定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保定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耿金龙表示,学校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办学育人的责任扛在肩上,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保定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保定理工学院校长于凇波作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学校二十年的育人成果,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的三大目标:全力通过审核评估,成功申报硕士点,稳步推进更名大学。未来,保定理工学院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应用型高校品牌。
学校以办学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契机,举办了校园火炬传递、地质馆揭牌仪式、吉祥物与校歌展示等活动。作为河北省四星级科普示范基地,地质馆既为师生提供优质实践教学平台,也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标志着学校在学科特色建设与服务社会方面迈出新步伐。
市领导刘晓萌出席会议并讲话。
保定理工学院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创建于2005年。2012年,学校成功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标志着办学质量迈上新台阶。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保定理工学院”,正式开启了独立办学、特色发展的全新篇章。
经过20年的发展,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建立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体,理、经、文、艺、教、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砥砺前行,取得阶段性成就:专业建设方面,拥有8个省级一流专业、5个校级一流专业与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系。课程建设方面,建成1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11门校级一流课程,1门课程入选“智慧课程新疆行”项目,并建有2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夯实了人才培养根基。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累计荣获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批3项“四新”研究项目。师资与组织建设成果斐然,5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5个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同时打造了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立德树人贯穿始终,立项2个省级与7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此外,建有2个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全面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保定理工学院将以“服务地方、需求导向”为核心,改造传统学科、支撑新兴产业、培育特色优势,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深耕区域发展需求,向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