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访企拓岗】保定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实习生赴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开启实践新征程
保定理工学院
教育学院实习生
赴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
开启实践新征程
教育学院郑楠院长带领师生代表团一行前往雄安新区,将6名优秀实习生送往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开展为期一学期的毕业实习活动。
2025年8月28日,保定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带领学院教师代表团一行,前往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进行教育交流访问,并护送6名教育学院毕业生到校开展毕业实习。
此次交流活动是两校教育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习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平台,同时也深化了两校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保定理工学院教育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毕业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育学院秉承“五育融合”育人新模式,为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本学期伊始,教育学院召开了新学期党团学暨迎新工作部署会,学院领导强调了安全稳定、老生返校、新生报到三大工作任务。
此次派出实习生前往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正是学院实践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
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典型代表。2018年3月,北京市教委援助河北雄安新区首批项目启动,原雄县第二小学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对接,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
该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3195人,教职工163名。在对接托管过程中,学校在管理机制、学校文化、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刻变革,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
课程设置紧扣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开设智能筝、中国鼓、剪纸、3D打印、编程等社团课程,邀请北京专家教师授课。
据悉,本次保定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派出的6名实习生将全面参与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的教育教学活动。
实习生将跟随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助教工作,并逐步独立负责部分教学任务。
除了课堂教学实习外,实习生还将参与学校的社团指导工作。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开设了多种社团课程,包括剪纸、智能筝、中国鼓、3D打印、编程等。实习生们将发挥专业特长,协助学校老师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次保定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与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的合作,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实习平台,也为两校今后更加广泛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两校领导均表示,将以此次实习合作为起点,未来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育研究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这种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模式,既有利于高校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人才,也有利于中小学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本次实习活动是高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通过这种方式,保定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环境和完善的指导体系。
这种合作模式既体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也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
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作为北京援助雄安新区的首批项目,已经成为了教育创新的试验田。保定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选择该校作为实习基地,显示了对该校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充分肯定。
分别时,教育学院院长细细嘱咐6位实习生:“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传播者。你们要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智慧,用心用情做好教育工作。”
相信在这个平台上,保定理工学院的实习生们一定能够获得充分的锻炼和成长,为将来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