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学教育陈天翔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组织举行了心理自画像活动,引导学生“看见最美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样的人。课程中,同学们以自我为原型,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自画像,这些自画像作品以多种形式画出了各自的特点,同时让同学们在对画作的思考中进一步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自画像是绘画心理治疗的一部分,是一种投射技术,也是画者在头脑中对自己的映像和自我符号。图画的防御心理通常比较低,可以避免个体与社会的影响,能真实地表达心声,对于学生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也是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画像这种心理治疗法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内心深处的动机、情绪等投射在作品中,它比心理量表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促进了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探究,勾勒出了学生内心的蓝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自我。
此次活动通过艺术表达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我认知,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为学生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的自画像”通过心理绘画的方式,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绘出独一无二的自画像,用一节课的时间,静听风吟,默待花开。
老师先给每位同学分发一张白纸,让同学们自我发挥,绘出想象中的自己。这是一个自我觉察、自我探索的过程。之后同学们轮流介绍自己的自画像,看着他人的自画像,反观自己,也引起了大家的思索,产生了情感共鸣。心理绘画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焦虑。同学们通过绘画缓和了情绪上的冲突,又使自己的情感能得到更清晰表达。这次课程改革,同学们自由地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观点,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逐渐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不同思想的碰撞,让同学们学会了悦纳自己,正视自己。看清自己,不是看轻自己,每一个你都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