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下午,教育学院2026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实习暨毕业论文动员大会顺利召开。会议聚焦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项重要任务,系统安排后续多项工作,帮助学前教育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向与具体规范、毕业实习的各项要点与实践要求,为其顺利推进毕业阶段各项事务提供有力支持。
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展现其学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在会议中,老师们全面介绍了毕业论文的学时与学分规定,并明确了各环节的关键时间节点,以便学生合理规划进度。接下来的论文工作将分阶段进行,包括初稿撰写、中期检查、论文查重、答辩及成绩评定等步骤。整个过程要求学生分四次及以上在指定系统中提交相应材料,学院也将根据时间安排及时提醒,确保论文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前教育教研室高度重视,构建了“教师引领-学生主体”的双轨并进指导体系。
为提升论文指导质量,教研室着力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组织内部专题研讨,全体指导教师就本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学术规范、常见问题及指导策略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交流,统一了标准与要求,确保指导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其次,举办专题讲座,特邀校外具有丰富论文指导经验的专家,开展了以“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为主题的讲座,有效提升了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在学生学习与动员方面,学前教研室注重全过程引导。一是夯实日常课程基础,将科研方法与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写作要素融入《教育研究方法》等核心课程,为学生提前储备知识与技能。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线上数据库等资源,主动查阅文献、确定研究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为后续开题报告的撰写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毕业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保教实践、实现角色转换的关键一环。教研室本着“安全第一、实践育人”的原则,对实习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动员会上,各位老师向学生们就实习目标、内容安排、过程管理及考核评价等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就过程管理环节进行了强化认识,这是对实习过程的动态记录与监督也是对实习效果评价的依据,据此,学生需按时完成四项成果和四类规范性文件的填写。
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动员大会的召开,打响了毕业阶段任务的“发令枪”。通过本次会议,同学们不仅清晰了解了实习与论文的规范与日程,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这两项任务正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与运用,这为同学们高效推进毕业任务、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顺利衔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文字: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