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测河流”环保行动报告会近日在京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部分河流水污染调研报告。该报告认为,从河流水质数据来看,所调查河流总体水质较差。
50名90后在校大学生在环保专家的指导下,利用暑假返乡,从全国28条河流取回水样,交给专业机构检测,最后形成了这一调研报告。
“我为家乡测河流”环保行动是由北京市科普作协开展的大学生科学写作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检测中国河流的环境和水质现状,推动环保的公众参与,培养和发现科普创客。这一活动由北京科技报社组织,得到了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彭应登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宋国君教授的指导和支持。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新增“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一章,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在此背景下,“我为家乡测河流”环保行动于去年5月份启动,共有2000余名大学生提交了报名资料,主办方根据流域分布,遴选出100位志愿者参与河流取样的基础知识培训,最后共有50名志愿者入选取样工作。
至去年10月底,活动最终回收28个取样点的有效水样共计79个,以及关于取样河流的诸多文字、图片资料。全部水样交由检测机构及时检测,再根据专家意见,对79份水样检测报告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参考志愿者实践报告、对住地居民的问卷调查所提供的信息,形成报告。
主办方表示,由于条件所限,取样方式、数量等均难以完全达到国家环境监测标准,目前所呈现的数据和结论并不能与采样河流的真实现状完全画等号。
彭应登认为,以高校学生为志愿者的“我为家乡测河流” 环保行动,通过随机采取河流水样进行分析和居民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实现了对被调查河流水质优劣的自然评价与社会评价。该环保行动既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环保实践,又为抽查核验中国地表水质量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公众参与方式。(记者 蒋建科)